勐稳风俗

勐稳帛玛民族习俗篇——舂粑粑

发布日期:2016-08-02

粑粑,是勐稳帛玛民族人民每年过年的必须品,就像过年杀年猪一样,必不可少

       粑粑。也叫做饵块,舂粑粑,又分为舂香米粑粑、糯米粑粑(也叫糍粑)、玉米粑粑、高粱粑粑、茨菇粑粑、一般主要是以是舂香米粑粑、糯米粑粑为主。每年进入腊月,就开始舂粑粑了,舂好后,先把水份晾干,然后再用水浸泡。以前,由于生活贫困,从大年初二开始,父母携带小孩带上香米粑粑、腌制好的腊肉开始走亲访友拜年,一般是每去到一家拜年带上两筒粑粑,一块腊肉。特别是小伙娶媳妇后,每年都必须要到岳父母家及妻子比较亲的长辈家进行拜年,而拜年中粑粑、腊肉更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是新婚的头三年必须拜年,以后就只是去给岳父母家拜年了,亲戚往来拜年都还是粑粑腊肉


       现在回忆起小时过年的舂粑粑来,仍是记忆犹新,难以忘却,相信很多勐稳帛玛民族同胞们,都曾经经历过舂粑粑带来的不少乐趣。每个人年幼时盼望的就是快点过年,因为过年有新衣服穿,经常能吃上肉,更主要的,是过年舂粑粑,大人去帮别人家帮忙舂粑粑(舂粑粑是互相帮忙的,因为舂粑粑需要最少5人以上才能完成,同时也是一项很累人的体力活。)时可以用粑粑捏出类似孙悟空、唐僧等等,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的小人以及小马、小牛、小猪、小狗、小羊......等动物,不会捏的,或者手艺不好的,就请别人带劳。由于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几乎都很贫穷,家庭中的收入基本上只能解决温饱问题,父母很少有闲钱去给小孩子买玩具,所以到过年了,舂粑粑就地取材捏些小人儿、小动物也可以给小孩带来乐趣。

      因为舂粑粑算是勐稳帛玛民族比较有趣的风俗。舂粑粑需要用一种叫的工具、分为碓窝,是用石头打制成的,口大底小,呈锅形,碓窝埋植于土中;的主干部分又为碓身碓头碓嘴碓杈碓轱辘碓尾六个部份。碓身是用一根长的坚硬结实的木头做成的,碓头是四方形的,在离碓头40公分左右的地方安装有一颗坚硬结实的圆木;的中部是用两棵树权埋植于土中,中间连接有一木制类似圆桶似的碓轱辘架在碓杈上,碓轱辘更有点儿像擀面杖,中间大两头儿小;碓尾是方形的,长约70公分,宽约10公分,供人用脚在踏在上面,碓尾的下步是一斜坡形状的土坑

        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老祖宗从云南带过来的很多风俗都被、祖祖辈辈留传至今。

 


发布部门: Administrator

移动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