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稳历史

美丽而神秘的大勐宜

发布日期:2016-08-08

一.神秘的大勐宜

这是一个在地图上找不到名字的地方——美丽而神秘的大勐宜。

大勐宜的妇女依然喜欢穿汉服,只是在隆重的场合和节日才会穿缅式的笼基。衣服的质地虽有优劣之分,但服装的色彩与她们心情的色彩,与千红万紫的大自然是那样的和谐。一群背竹楼赶集的妇女,从绿树红花清风习习的田野走来,能不像霓裳风舞、翩然的五彩云霞么?

夜幕覆盖的山区,星星和月亮特别亮。有时候,妇女们在星光或月光下织布,缝衣服,哼唱着中国的或缅甸的民谣。

而在煤油灯、豆油灯、松脂燃烧的光下,孩子们手捧着发黄的《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线装书,用汉语朗读。因为,白天对外是不怎么读汉文的,读缅文的多。这些基础的中国传统读物,是他们的父辈或父辈的父辈们从中国带过来的。中华民族文化的油灯,在这里从来没有熄灭过。

缅甸的华裔依然保持着春节贴红纸春联请财神的汉民俗,家里仍然立“天地君亲师”牌位,挂孔子像。这些习俗至今还在缅甸沿袭、传承,其文化香火的浓郁,已经超越了现代中国逐渐淡化了的香火气息。



二.勐稳土司

自1752 年开始,段家土司跟随缅王出征泰国,凯旋班师回朝以后,封为大勐宜勐稳世袭土司,赐名吞乌。勐稳民族由段家世袭土司统治,经历了210 年,传承了13 代,到1962年缅甸军政府宣布废除全国的土司世袭制度而终止,最后一代土司是段朝文。

1947 年召开的缅甸民族史上重要的彬龙会议,所有掸邦的土司都被邀请了,其中包括果敢族土司、克钦族的土司们和勐稳族的土司,聚集在一起共商国事。,当时勐稳土司生重病,没有出席会议,就争取不到他们申请的应有的合法民族身份证权利。

三.争取地位

到了1962 年第13 代世袭土司时代结束的时候为争取身份地位,大勐宜华裔刘子和(刘盛祥的父亲),段应保(12 代土司)、段应兴(段茂槐的父亲),他们自发组织发动成立了“汉人土生会”(指在缅甸出生的有华人血统的华裔,有人证或文字证明的在缅甸出生的人)。

当时,第13 代土司官段朝文联合贵慨的李时俊,继续组织“贵慨汉人土生会”的民间组织,要求政府将大勐宜和贵慨地区的人民批准为缅甸户籍,但是,几经周折,没有得到缅甸政府的认可。

1982 年,缅甸政府出台的公民法有关身份证规定:

一等公民的身份证是粉红色的证件,有被选权、罢免权、选举权、创决权(创新与决定的参与);三代本身父母,祖父祖母、外祖父祖母(有证明的),属于一等公民。

二等公民的身份证是蓝色的,没有备选权,有选举权;

三等公民的身份证是白色的,武装部队的家属、亲属。

还有一种外侨证,可以在缅甸居住的外国人,但不能投票选举,不能买房地产。也不能自由地从一个县到另一个县,申办一次,只能批准两个星期的期限。就是办理身份证,缅甸人与华人也有区别。缅甸人可以在当地办身份证,而华人要到省城去办。


发布部门: Administrator

移动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