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达凭着赤手空拳如何缔建勐稳帛玛民族
(一)王国达祖籍云南省,龙陵县,镇安镇,出生于一九四六年三月十三日于大勐宜。大勐宜位于缅甸北掸邦北部贵概镇,父亲王嘉邦(未出世前七个月辞世)母亲李福宝夫人生五子,王国达排行老五,六岁就读于大勐宜小学,毕业后,母亲将他送到腊戌中华中学读中英文,毕业后,接着转往贵概读缅文,十八岁回到大勐宜任教。
在汉校任教两年,缅甸政府学校两年,教学认真,做事负责,对学生用四个字说明他的态度敦敦善诱,得到学生的一致认同,对于课外体育活动,无论篮球、足球、或是网球都有他的身影,带着学生实际执行,在学生中与许连鋼的掌上明珠许顺荷,双方产生了爱苗的滋润,经过王国达锲而不舍,奋斗不懈的追求,终于让十九岁的少女,豆蔻年华的许小姐达成连理。
婚后生三男三女,英姿成年,男有成,女有归,长男家俊毕业于仰光大学,在事业上的成就,以中国圣人所说的一句话概括:{以其不逊日宁固}克制有成。值得向偶。二子家升“豪放开朗”大起大落将其一生的写照,是否经得起潮流的冲击,就靠他的毅力与恒心。他先后毕业于北京第二外语学院,然后转往加拿大攻读两年硕士,这一时期认识了同校的同学陈丽玲,台湾的美女,经过八年恋情纠葛,终于天作之合,结为佳偶。三子家隆毕业于新加坡大学,后继完成缅文大学,守成有余,冲劲有待磨练,妻是果敢美女李珊珊,有中国传统美德,他们的结合值得青年男女羡慕与表扬,真是天生的一对,非君不嫁,非汝不娶,算是鸳鸯与蝴蝶的结合,令人心向往之。
(二)一九六四年尼温将军执政期间,缅共扩大叛乱,土司段朝文对地方的事务,千头万绪需要甄选人才辅佐,王国达年龄活力干劲十足,对地方服务又谦恭下侍,经地方父老一致的推荐,推选为乡镇安全委员会秘书一职,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终于不负众望,对地方的服务无论是排忧解难,或是兴讼对薄公堂,处理得井然有序,让双方当事人都得到合理的安排与处理,法律问题对村民详家善导,理清事实真相,对人民陈情,都以耐心,排解,说明,能做即行,不能也跟人民详细说明,他那份服务的热忱,以及勇于负责的态度,得到土司段朝文和各同仁的肯定,就这样让王国达放心的处理,大家合作无间,得到人民的信任。
一九七三年自卫队被政府取消,改弦更张,依宪法在一九七二年三月二日提前让重新建立地方治安部队,此时王国达被调任治安部队参谋长兼部队长,变成实际带兵的负责人,政府对治安部队负责人,先期要实施三个月的训练,王国达奉命到腊戌基地接受军政训练,接受三个月的干部养成教育,接受基本的养成教育训练,培养一个干部,基本的素养,首先要建立国家的观念,也就是对国家的认同,效忠这个国家然后就是建立责任心与荣誉感,这三者为一个保土为民的干部先决条件,有这样的信念才是一个标准的军事干部,这样的素养,在军中是良将良兵。在民间是人民的表率。其次是基本的要求,从仪态,从生活,从作息中锻炼有培养、威武、雄壮、有健全的体格,才能效命疆场,奋力发敌,有了这基本的条件,进而学习小部队战术推演,在北掸邦最大的作战特点,就是高山纵谷不断,森林密布,对山地战,丛林战,要有相当的训练,才能对缅共对症下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达到克敌制胜的效果,在不断的磨练中,熟能生巧,三个月后,回到防区,配合教育的训练,一切带头示范,跟我来,这是带兵练兵的先决条件,在这期间也不断的接受军政府的培训。治安部队要训练一支同仇敌忾,心连心,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常胜军。
除了将士用命,指挥官的深谋能断,是成功的主因,因此培养一个优秀干部,必要有完成军事教育,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战绩。
(三)大勐宜治安部队成军后,到战事的结束,前后将近三十年,大小的战役,治安部队参加七十余次,创下许多可歌可泣的史诗,捡拾其中,举例:
1986年大勐宜洋人闪镜子,叛军缅共旅长杨光率领一千余名,盘踞于山岭据点,治安部队由王国达率领配合国军第十二军团和一百零九军团作战,治安部队担任的任务纵深迂回,超越叛军背部,与国军绵密协调,实施突袭,缅共死亡八名受伤二十多名,缅军受伤两名,致使叛军惊慌失措,得到良好战果。
缅共克钦独立旅副旅长木土诺,直辖一个旅突袭大勐宜国军驻地,284高地,国军通知治安部队立即要求前往战场与国军里应外合夹击叛军,在两个小时零四十分钟的浴血奋战,叛军前后腹部受伤制,狼狈逃窜,王国达以速雷不即掩耳的速度赶往战场,是叛军前所未有意料的状况,这样的行动是战役成功的要素之一。
缅共于一九七五年春天,利用游戏式的小股部队,盘踞于鸟怪村山间,不定时,向当地民间征收税粮以及拉夫,王国达收到情报,深入了解叛军实际兵力概况,认为治安部队足以胜任,达成任务,于三月二十六日凌晨四点四十五分队叛军据点实施拂晓攻击,全程不到三十分钟,叛军六十余人弃甲逃走,十一人来不及躲避,成为俘虏羔羊,这次的小战役,主要得力情报的正确,趁敌人不备之时,掌握利用敌人的弱点,一竟成功。
龙潭治安部队遭受叛军全力围攻,大勐宜治安部队整装赶往救援,经过一天一夜的急战,政府军从附近调动支持,此次战役叛军使用二个营兵力欲将小河龙潭一举攻下,国军的灵活调动与友军的协统一致,使叛军无懈可击。
九谷(棒赛)为克钦叛军罗相之根据地,自一九六八年以后,叛军全力往黑帮笼南怕嘎一线,进行骚扰与叛乱活动,政府第九十九军虽全力扫荡,但罗相之叛军行动飘忽不定,来无影去无踪,政府军长期受到叛军的伏击,政府军受到干扰不小,腊戌指挥司令部,特派大勐宜治安部队前往支持每年大约2-4个月,任务主要两项,第一是山地情报提供,第二是后勤支持,就这样无形中提供无形的战力。
叛军随时随地派遣班、组,夜间在大勐宜四周进行滋扰,使民心不安,造成恐惧,王国达为了有效的组织事件滋生蔓延,每天编组3-5小组埋伏于制高点或隘口,以及重要通道,为必经之地,执行的成果,非常丰收,执行一年又八个月叛军的小部队干扰几近为零。
(四)1967年十一月六日缅共第二师师长吴吞丁率领三百余名叛军从曼永摩抵达大勐宜山新梁子在5568英尺高地盘踞,积极在加强防御工事,欲做长期驻留,作为进攻大勐宜之基地。
大勐宜治安部队获悉敌资,立即向国军反应,国军九十九师副师长胜哑上校调动部队第十二团与一百零九团整戈待战,随即要求地方治安部队王国达率领大队长王正兴以及所属三个中队从板栗山,沿洋人闪镜子待命,于十一月六日下午16时在师指挥部接受攻击命令,治安部队除了对叛军所占据之阵地做地形地貌之报告外,并担任师攻击目标之右侧翼随国军执行攻击任务,于十七时师炮兵105炮,先期对敌阵地做三十分钟的火力扫射,实施战前之震撼,动摇敌心,将主要防御阵地摧毁,由于高山丛林战、对国军之重型装备无法施展受到地形的限制,从五点四十分战斗部队进入攻击位置,连续多波次的攻势作为均为叛军以顽强负偶之姿态,使国军及治安部队未能及时顺利攻战遭到攻击顿挫,战斗至深夜十一点,双方停止交战,以敌军保持第一线的接触,副师长胜哑上校于十一时三十分召开战情部署报告,治安部队长王国达建议叛军匿藏丛山劲领,占危地势为拒守,部队除了以火攻为主,以喷火器将山中之野草杂树顺风而烧,将叛军阵地心理士气,暴露无遗,然后重型武器在做地毯式的攻击,部队随后攻击。指挥官采纳王员的意见部队经过休息以第二日(11月7日)四点三十分发动拂晓攻击,在强大的火网攻击下,叛军在早上七点二十分受到惨重的伤亡,在难以支撑,往南扎拉方向逃窜,经清扫战场发现未能带走之尸体有七具,受伤人数不明,国军以及治安部队没有伤亡,国军轻伤者六人,治安部队安然无恙。
(五)一九八四年四月九日缅共第三零三营营长段竹源率领叛军三百余人和景颇族独立之第二团团长吴鸾岛带领两百余名共计五百余人与国军第十团加上景颇族第四团由都拉埃敏所领导,大勐宜治安部队主席王国达支队长王正兴带领着治安部队配属国军部队在娜依山、干唐山(10月25日)等地扫荡叛军在这些崎岖不平的起伏延绵的山地作战,经过两天两夜的追逐平,叛军在战场上留下尸体二十八具,受伤者无法统计,政府军死亡与重伤者共十六人,阶级最高者为敏随中尉治安部队李自能上士班长阵亡,受到国家之表笙。最高当局授予总统勋章和奖状,表扬其功勋。
(六)从1990年10月12-30日,治安部队主席王国达率领支队长王正兴及战友三十余人配合第一线的国军部队作战,九九三师师长钦勐上校率四个团在小勐宜麻果寨,半砍狠苤菜坝,大乃坝,唐怕山等地,为了扫清叛军在十八天中,共战斗十四次大小战役,治安部队在此区域因为地形的复杂在战斗中所受的天候人文地形的影响,治安部队所负的主要任务以侦听搜索为主,以敌人最为近距离的接触,掌握状况,才能制敌机先,在这次行动任务中共计十八天对叛军实施逐级驱除,清扫敌军残余,在各山寨叛军死亡与重伤者二十余人,虏获各式武器十六支,马匹(2),政府军伤亡者四人。
(七)一九八零年六月,王国达接到仰光国防部后勤参谋官八十八师尔伯上校电话,要王国达组织一支骡马运输队,前往东掸邦协助后勤,运输事宜,王国达接完电话后,没说任何的一个理由,第二天带着杨从毕从大勐宜赶往仰光国防部后勤部,,在国防部与八十八师长丹瑞上校和艾贝埃上校会见,会议结果,听取任务指示,签订一份运输协定书,时间是一个月必须要编组完成,最初运输骡马队,至少要有一百匹骡马以上,在七月底到东掸邦景栋八八军指挥部报到完毕。
王国达接到任务时,身无分文,可说是两手空空,与李继洲、王国昌、杨从毕商讨后,分头筹措购马以及附带装备的经费,四人同心协力,克服难关,将马匹以及赶马人员,按时赶往指定地点。
骡马队的支援任务前后共计十三个年头,使用骡马1200余匹,赶马服务人员共计467人,历经战区八八师、七七师等司令共计七位,包括
第一位:丹瑞大将后任国家主席
第二位:吞长中将后任中央委员部长
第三位:登寒少将后任中央委员兼野战第二大军区司令官
第四位:腊敏随少将后任二工部长
第五位:苏敏中将后任中央委员兼部长
第六位:格胜少将后任卫生部长
第七位:觉误中将后任中央委员会兼野战第二军区司令官
政府军司令部设在东掸邦景栋区,东面有南莱河,北边有南卡江是东掸邦最大的城镇。缅共盘居于勐洋、勐色等地,兵力约在四千余人,前期由缅共龙头德钦巴登顶所领导,一九七三年后大部分时间由彭家声所指挥叛军行动,在十多年的滋扰事件中,最大规模使用兵力四个营,渡江到东芝附近进行游击战,最长的一次是三个月,最短的是二十天,其中马帮参与的战役:
1. 勐勇战役(1980年-支援缅军第二团)
2. 勐详战役(支援缅军第十一团)
3. 勐洞战役(支援缅军第五团)
缅共使用的战术是打了就跑,没有跟政府军正面开战,效果不张,唯一的是造成社会动荡不安。在东掸邦部分,叛军在高山丛林流窜使用的战术为打带跑,以在村落抢劫为主,有时侵占村庄十天半月,有时长达数月之久,行踪飘忽不定,以干扰为主。骡马运输队由王国昌、李继洲全权负责指挥,每周将重要的物资送到景栋四周的补给站,以东达、勐订、万南扬、莱梅为主,这些补给站没有主要的道路与补给点互相间的往返,完全靠山间羊肠小道,高山丛林,春夏之季,雨季来临,泥滑路烂,倾盆大雨,除了预防洪水猛兽之外,还要兼顾马匹的安危,对叛军突击时时要防范,预防意外事件的随时发生,疾病的感染,蛮烟瘴雨,晓风露宿,洪水爆冲,将人马物资冲刷殆尽,每年都会碰到的灾害,蚊子群飞,蚂蟥的不定时攻击,王员和赶马的战友们在东掸邦十三年中,疟疾,登革热,霍乱,烧热等病随时围绕着他们。天灾人祸都需要克服,就要靠毅力与恒心,加上勇气。赶马的战友们除了尽忠职守,只知道将物资送到第一线,补给劳苦功高的战士们,把生死置之度外,这些工作是经常持恒索要执行的任务,非一朝一夕而成,它们的表现,得到各级官员及前线战友们的一致肯定外,整个掸邦东部的各民族老百姓,更是喜欢高兴,因为有王国达为首的马帮的支援,他们不需要再出夫杂役,在不需要到前线作战有生命危险。它们为国家的贡献,内心有说不完的赞佩,见到这批无名的英雄,克服天时,地势的障碍,战友们举起双手,举着枪,高声的喊着赞….喊声不断,传遍山野云间,赶马的战友含着满脸的汗水与泪珠交织在面孔的笑容中,让他们整日的辛苦消失在刹时之中,这就是人生的真谛。
王国达在战斗百忙之中,不忘远在东掸邦的运输任务,依然按时赶往前线了解状况,对实际的问题与李继洲、王国昌交换意见,确实解决对队员生活起居一一排除,对精神上的慰藉,与物资之补给队友们一定的需求。王国达除了关怀部下的食衣住行之外,对困难的家庭也及时伸出援手,给于关怀和照顾,让战友安心服务。在这段时间里,已经被政府没收了二十六年的景栋云南会馆申请归还,这也是对当地汉族的一大贡献。
(八)民族的生存发展,是王国达时常萦绕于脑海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民族的建立要如何冲破难关,将民族生存,建立永固,与其他民族能享有法律平等的地位,除了已经去世的首长1、扬绍旺百总,2、司官段朝文、3、高占阳三位主席,和先辈们打下的基础外,这是他这一生首要的任务,在国会殿堂,大声呼吁,勐稳民族在缅甸这块土地上已经有250多年的历史,多年的时间都是忠心耿耿的尽心尽力的在耕耘,应该给予一个合法的地位,得到国会高度普遍的认同,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并向主政者报告,说明结果,也得到最高当局的响应,积极努力,往行政系统完成手续,重要的大政方针已经的到明确的指示,从县省道到系统到中央逐步的行文申请,民族建立的问题,是重大的议题,牵涉的范围是相当的烦复杂错,无论是法律问题,或是行政系统,不是单独一蹴而就,经过无数次的努力、王国达奔走沟通,说明补件,做好行政上的完整手续,在送交国会排定程序,送入委员会讨论认同,最后由行政坐高首长批准,经过无数次的讨论修改,才确定勐稳帛玛民族,经过无数艰辛,缔造的民族史业,值得大书特殊的纪念日,经过250年的奋斗,终于奠定民族的地位。在王国达的手中完成,如此的成就,均赖于全体勐稳民族的努力,共同经营的成果由王国达综合整理奋斗出来完成的历史责任使命。
1. 一九九零年九月十日核准为缅甸公民勐稳汉族文化会。
2. 一九九一年十月九日改为勐稳民族。
3. 二零零零年十月二十日改为勐稳帛玛民族。
4. 二零零三年元月二十四日中央政府派第一书记(总理钦钮上将)主持民族成立揭幕大典意义非凡。
5. 二零零九年初中央政府正式通知移民局将勐稳民族的公民证改为勐稳帛玛民族,
6. 勐稳帛玛民族始祖段五(乌吞伍)承传土司世一职共计十三代、二十一年(从1752年至1962年共210年)
第一届领导人:杨绍旺、段朝文、高占阳
第二至三届领导人:主席王国达,副主席刘盛庆、李继洲、段茂槐、段新源。
第四届领导人:主席王国达、执行长李继洲、段茂槐、段新源、副主席王家升、杨世能、黄树邦、高子能、王家寿。
最后于2016年3月11日和28日两次到总统府,内阁和移民部正式批文为勐稳帛玛民族。
7. 勐稳帛玛民族的主旨:维护各民族一致团结;拥护中央政府以国家、荣誉、责任为职。
8. 目标:建设地方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逐步建立德智群体的教育,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养,鳏寡孤独有所照顾,成为安和乐利的小康社会。
9. 王国达担任保乡护土的重责大任,除了身经百战,从枪林弹雨纵横进出,历经战乱的洗礼,叛军无法再战场赢得胜利,未使他受到一分一毫的伤害,则采各种奇奇怪怪的方法与手段,如偷袭埋伏、设陷进,置他于死地。
一九七三年元月十一日王国达赶往腊戌东北军区指挥部参加军事会议,叛军埋伏在腊戌东北十五公里的护柏村,在隘口高地上方埋伏,当王员车辆经过,子弹如雨点而下,王国达除左眼失明外,其他一切安然,送往仰光治疗,两月后从新披挂,提前赶往第一线又与战友们并肩作战,精神士气比以前更纯熟与精炼。
一九七六年三月十六日叛军于大勐宜沙子坡前缘150公尺处的高尔夫球场果岭处埋下地雷,当九九三旅长钦勐准、王国达将刚要上果岭之时,部下尽速的追来,手持电文,在九点以前到达贵概与司令官勐顶少将会晤,所以被王员与朋友未有伤亡。
一九九零年二月一日五点二十五分叛军第四副旅长木土诺一营之兵力,奔袭大勐宜国军驻地,另外派一个班的兵力,将王国达家围住,对准屋内使用各类轻兵器扫射王宅,王国达急中生智将被褥作为预防阵地防御,全家躲与地下,王员顺利逃脱现场,调动部队,叛军已逃之夭夭,时候检查墙壁弹痕累累,共计197弹孔。
(九)二零一五年十一月十四日王国达代表执政党参加贵概大勐宜的议员选举,当选之后往贵概开会,路经石庄坝子尾部,有对手埋伏,使用手榴弹,自动步枪向王国达坐车火力扫射,幸好王员不在车内,但朱诺强中队长与侍令邱广培受到重伤,这一事件至今未有任何团体承认。
(十)地区教育王国达主席对大勐宜地区的教育实施方针:
自担任两年教师时期,已经深深感受到教育对地方建设的重要性。自一九九一年起,在大勐宜地区由最初设立高中部一所,逐步设立四所,并每年培养人才四十人。该地区高中生受到普遍教育的同时就有学生食物补助(大米共计八千多袋,每袋净重五十公斤),学生的学杂费一律全免,每年总共支应一千六百万元。中文学校培训师资,至二零一五年已经到达五十人,经费支持上亿元。为了确保经费充足,自二零一五年五月成立勐稳基金会,筹集资金共计两亿五千万元。基金会为做好充分支持工作,分别由段茂槐,李清茂担任正副主委。为使教育基金来源不致匮乏,完善教育使命,二零一二年到二零一五年期间对地区的七个民族培养出共计498人。培养对象部分种族,并每人每年补助二十万元,所有资金全由王国达奔走筹划,其过程历经艰辛。另教育硬件工程建设资金,超过政府支持数额,均由王员全力支持,补助金额一亿元以上。
(十一)禁毒自2001年起,全区实施禁种罂粟花。初期实施成效不够明显,东北军区司令兼北掸省主席顶翁敏乌为此震怒,王国达为贯彻国家政策、政府的指示,全力推进严格执行禁毒命令一一分别实施责任区,划分各级干部分层负责,但是当地民众在此区域种植鸦片罂粟花为生计长达175年之久,一旦要求他们停止种植,反弹力道相当大,虽然有各种替代方案,可是时间成本较大,经济价值不够明显,发部分群众不能接受。对王国达造成巨大压力,禁种期间,民怨四起,漫天流言,王员一肩成挑,经王员每村每户的解说,经过几年的阵痛期,替代品收成丰收,得到了民众好评,社会风气转变,。为了地区安定繁荣人民幸福发展,从暮气沉沉到欣欣向荣的改变。都要归功于这位治者的深谋远虑。中国有位伟人林则徐先生曾说:【鸦片不除,百年之后,亡族灭种】。此为至理名言。
(十二)招商投资计划国内长达30载的内战,国家资源耗尽,百废待兴。内战结束后王国达卸下戎装,一心为国家经济发展而奋斗。战后经济景象一片萧条,哀鸿遍野,为了满足人民基本生活,王国达从最基础的农产品销售转向外资引进,为国家项目引进中资。对能源的开发,水电工程如太平江、瑞丽江、崩龙电站等项目,为解决能源供应不足现象,王国达做出一系列举措,如船舶贷款、铁道部铁轨翻修、车厢装漆、柴油车场兴建、曼德勒至瑞丽输变电建设(包含仰光至木姐)、与中国合作建立梅提拉到东屯之通讯基地台、引进移动式电话等项目。由王国达引进的外商在缅甸投资总计五十亿美元。为国家的繁荣与进步,提供了一股有形的力量。
(十三)民族身份事务,勐稳帛玛民族的定案,完成了民族振兴的伟业。二零一五年十一月八日,全国实施竞选,勐稳帛玛民族推派黄树邦参加勐稳帛玛民族的候选人,由于勐稳民族的身份证没有注明”帛玛”二字,便丧失了选举权,此不公平措举引起了勐稳民族的普遍不满,抗议声不断,王国达了解民情后,意识到事情的急迫性与严重性,当即呈报联邦选举委员会,并将公文当面呈报总统。
二零零九年以前,勐稳帛玛民族的身份证上都标注:“帛玛”二字,到了二零一三年起移民局却省略了:“帛玛”二字,正因如此,当地人民丧失了掸邦的投票权。到了二零一六年三月六日,王国达将公文呈报总统,此日总统府秘书吴温敏电话约定于本月八日下午四时,在总统府庭院召见包括王国达在内的十六位代表人,当天通知移民部办理。九日于移民部见到了吴谷谷中将以及副部长吴胜温准将、副部长。会上表示公民选举法自一九八二年起规定将“勐稳”民族改为“帛玛”民族,但如今要更正在公民法上滞碍难行,王国达听了后,难抑愤慨,立即举手发言:叛乱团体如今都得到了民族地位,人民得到自治。而我勐稳民族两百多年以来,一直是政府的忠实拥护者,三十年的内战,人民为了国难,前赴后继为国效命,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代价却是各方面的滞碍难行,如此,如何在教人民为国扑汤蹈火,牺牲奉献?真叫人心寒!
并且补充说明,今天的移民部应将猛稳帛玛民族适用于战乱时期的战乱奖励战时条例,鼓励为国建工人员。超越公民法,要以优惠专案处理,这样才有激励之效,才符合正义的原则。
部长听了王国达慷慨陈词,要求副部长不要再强辩,就依战时有功条例来处理,要求王员迅速呈报,三月十日当晚九时送入总统府,并抄送移民部一份。呈总统府的公文由吴觉敏接收,次日早晨六点三十七分接到吴觉敏的电话,总统已批复,批示内容为(为使其地区公民享有投票选举权,政府规定该民族为‘猛稳帛玛’民族,予以更发民族身份证),并附有落款(胜),总统登胜的(胜)字签证。王国达在此如此紧迫的时间内经过不断的努力,在历史的惊滔骇浪中猛稳帛玛民族,有惊无险地奠定了不可动摇的民族地位。
记者问:猛稳帛玛民族主席王国达的感言?王国达在回忆为民族事业奋斗的这些年,激动处热泪盈眶,精彩处激情澎湃,感情起伏不定,表露出他对民族的深深热爱,对民族发展的至真关怀。他说自己生逢乱世,又为遗腹子,母亲中年守寡,在孤苦无依的情况下抚育幼子,在艰危困境中渡过童年生活,慈爱的母亲不畏艰难,排除万难,教育子女读书,使王国达于弱冠之年开始为地方民族事务服务,为使地区长治久安,数十年兢兢业业不辞辛劳,时刻鞭策自己。王国达少年时期便知读书的重要性,在最苦最恶劣的环境中,克服困难,支持教育使命常挂心头,以武训来自喻自勉。所以他对教育树人的工作,不计成败利屯,始终如一,奉献终生。
自接地方治安部队重责大任,除了完成上一代长官未完成之任务外,还积极推进地方建设为己任,对地方的各民族一视同仁,如亲如弟,亲如一家。二零一五年之选举,地区共有六个党代表参加,王国达长久以来的亲民作风,与地区民众和睦相处,得到了地区民众最高的支持和认可,终获一举以上的选票,这正是王国达辛苦耕耘的收获。
自1990年至2016年王国达曾多次随国家领导人,主席,总统,议长、部长等访问中国、香港,新加坡、泰国等地,在这26年中促进了双方的友谊,尤其是中国与缅甸之经济建设。完成了多个项目的签订。
注记:
当选巩发党中央委员,2016年7月份当选第二届中央委员
当选1993年1月9日为国家制党委员会,被邀请十五为人员中一位
当选掸邦人大代表(2011年第一届至2016年第二届)
当选勐稳帛玛民族文化会总会第二届至第四届连任主席
当选大勐宜、小勐宜和香菜沟三个人民治安部队参谋长兼八年主席从1980
年至 2016年三十六年。共为地方服务四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