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一位考古学家向媒体表示,最近雨季的强降雨和洪水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蒲甘的约 1,900 座宝塔造成破坏,许多古老的佛教寺庙现在面临倒塌的危险。
缅甸考古协会前秘书图拉昂 (Thura Aung) 表示,过去几个月来,这些寺庙因多年的保护工作不力而出现破损,其中许多寺庙建于 10 世纪至 13 世纪之间。
此外他说,2021年的缅甸局势发生变化以及随后该地区各派系之间的战斗导致蒲甘考古区人手不足。
目前,蒲甘考古部门的人员不足,而且没有计划解决这一短缺问题,蒲甘地域辽阔,寺庙众多,但可用的劳动力不足。目前还没有制定解决人员配备问题的策略。
蒲甘高耸的塔尖和标志性的佛塔和寺庙是缅甸旅游业的主要景点,深受宗教朝圣者和攀登纪念碑观看日落的游客的欢迎。
1975 年的一场大地震严重损坏了该地区一半以上的宝塔和寺庙,著名的布帕亚宝塔倒塌,碎裂并掉入伊洛瓦底江。
修复工作于 20 世纪 90 年代缅甸军管期间进行,但该工作因使用现代材料且很少遵循原始建筑风格而受到世界各地艺术史学家和保护主义者的批评。
1996 年,缅甸官员首次提出将蒲甘考古遗址和佛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申请。该申请被拒绝,原因显然是管理策略不佳和修复工作不当。
蒲甘最终于 2019 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但在 2021 年局势发生变化之后,法国、韩国和日本的团队退出,蒲甘的大部分保护监督随之消失。
一位参与佛塔修复工作的蒲甘居民告诉媒体,过去的佛塔都是用紧密压实、烧制精良的砖块砌成的,一层层地小心压制,所以才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他说,如果倒塌是因为年代久远,那还可以理解,但现在,这些寺庙却过早倒塌,这是因为修建方法不当,最重要的是所用材料的质量问题。
维护寺庙需要正确烧制砖块并确保正确的比例。工人还必须用防水材料密封坡道和露台,并清除宝塔上生长的任何野生植物。
禁止使用水泥
缅甸国管委信息小组9 月 13 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承认,瑞喜宫 (Shwezigon)、达比纽 (Thatbyinnyu) 和悉隆敏罗 (Htilominlo) 等著名寺庙的楼梯、砖墙和装饰拱门最近都有所破损。
此外,Hnetpyittaung 佛塔群中的两座佛塔的下层平台和部分平台已经倒塌。据报道,附近的另外三座佛塔也遭到损坏。
缅甸考古部蒲甘分部主任觉妙温 (Kyaw Myo Win) 表示,这些寺庙目前正在修复。
他说,自从成为世界遗产以来,所有修复工作都遵循传统原则。甚至禁止使用水泥,我们使用相同的传统混合方法重现原始砂浆,当我们使用砖块时,它们的尺寸和颜色与原始尺寸相匹配。
但图拉昂表示,目前没有统一的佛塔维护方法。他说,修复佛塔时经常使用现成的现代材料。
他们声称保留了原始方法,但这只是纸上谈兵,实际上,他们只是在修改,并没有保留其真实性。
批评者还指出, 古城中越来越多的建设项目没有提交遗产影响报告,破坏了日益城市化的灌溉系统和排水系统。
据多家缅甸媒体报纸报道,上周,缅甸国管委领导人敏昂莱大将访问了蒲甘,视察了最近的修复工作,以防止该地区的湖泊和水库将来发生洪水。
来源:缅甸采购